宋志平:談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何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是十九大報告的一個重要論斷。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全面論述了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內涵,從什么是高質量發展、為什么要進行高質量發展、怎樣進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經濟高速增長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而高質量發展解決的是“好不好”的問題。高質量發展是宏觀經濟概念,和宏觀經濟相同,我國企業尤其是眾多大企業也正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階段,高速增長是解決企業的規模問題,也就是解決企業“大”的問題,而高質量發展解決的是企業“偉大”的問題,也就是我們講的“強”和“優”。
從各國宏觀經濟來看,凡是在高速增長達到一定水平就迅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國家經濟就能成功、就可持續;反之如果沒有迅速轉型,國家經濟就可能出現衰退。企業也一樣,凡是高速增長到一定水平就迅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企業就能實現從優秀到卓越、從大到偉大的跨越,成為百年老店;而凡是一味追求速度和規模的,企業就會遇到種種問題,可能失敗甚至會轟然倒下。
二、企業怎樣進行高質量發展
大家一定讀過柯林斯的《基業長青》、《從優秀到卓越》和《再造卓越》這三本書,第一本書《基業長青》講的是如何建造百年老店;第二本書《從優秀到卓越》講的是如何從平庸企業發展成為卓越企業;第三本書《再造卓越》講到,大企業為什么會倒下,為什么有的企業倒下了就銷聲匿跡,而有的企業卻能東山再起、再度輝煌。
不少企業在高速發展之后會出現狂妄自大、盲目擴張、漠視危機、尋找救命稻草、最后被拋棄等一系列問題,企業的衰落大多也會經歷這樣的過程。那么企業該如何避免這些發生呢,一是規模做大以后要有憂患意識;二是在擴張時要突出主業,要有取舍;三是出現危機時,不能掉以輕心,要全力應對;四是即使出現問題,不能存“有病亂投醫”的僥幸心理,要對癥下藥,理清思路,切實解決問題。
我國著名學者劉俏在他《從大到偉大》的書中講到,規模的擴大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的第一次長征。在去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中國企業有115家,僅次于美國的132家,遠高于日本的51家。但同時他認為我國大企業的盈利水平還遠不及美國大企業,提出中國企業要進行從“大”到“偉大”的第二次長征。這也就是我們所講的,企業在現有規模基礎上,要更加重視提升自身運行質量和持續發展能力,從高速增長邁入高質量發展,真正實現做強做優做大的目標。
熊彼特在1912年寫的《經濟發展理論》書中,揭示了經濟發展的內涵,對增長和發展的區別做了精彩的描述。他說一萬輛馬車還是馬車,這叫做增長;而由馬車變成蒸汽機車,發生了質的變化,這才叫發展。同時他也在這本書中提出了著名的創新理論和企業家精神,他說只有用創新才能帶來經濟的發展,而企業家是引領創新的靈魂,企業家是一群對成功充滿渴望的人。
要解決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突出解決質量、效率和動力的問題。在企業也是如此,就是要技術產品邁向中高端,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和加大企業的創新改革力度,尤其創新是企業進行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而改革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活力。
三、中國建材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經過15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建材的營業收入從過去的20億元增長到去年超過3000億元,位列世界500強第259位。同時集團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去年利潤超過110億元,上交稅費近200億元,提供了25萬個就業崗位。水泥、新型建材、新材料等業務在規模上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大型水泥和玻璃裝備在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65%,從過去名不經轉的企業一躍發展成為全球建材領軍企業。
根據十九大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要求,中國建材集團對發展戰略重新思考規劃。企業的發展不再是外延式增長,而是內生式和有機發展,規模不再是首要目標,技術競爭力的強和經營業績的優則要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逐漸實現從大到偉大、從大到卓越。中國建材在實踐過程中采取了以下五項措施:
一是做強主業,業務歸核化。企業規模做大了,往往容易出現業務種類過多,影響核心競爭力。中國建材把業務定為水泥、新材料、工程服務三足鼎立,其它非核心業務一律去掉。
二是瘦身健體,進行壓減工作。按照國資委的要求,三年間集團企業個數己經減少20%,層級也由管理七級壓至管理四級。我們給自己又制定了新目標,未來三年企業個數還要壓減20%,這也是實現提質增效的基礎。
三是降杠桿。國有企業大多處于重資產的基礎原材料行業,有些有資本金托底,有些則沒有。中國建材是重資產,之前并沒有資本金,這些年快速發展,財務費用較大,資產負債率偏高。過去三年,中國建材通過引資、高額利潤和壓縮兩金等方式,使得資產負債率下降7個百分點,未來三年計劃再降5個百分點。現在一方面通過資本市場的融資,另一方面通過市場化和法制化的債轉股,再加上企業利潤的積累,力爭把杠桿降下來。
四是加大創新力度,使企業真正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國際化。在高端化方面,最近中國建材有兩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一件事是高性能碳纖維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打破了國外長期的技術壟斷。T800級碳纖維實現千噸級量產,市場占有率達70%;T1000級碳纖維在百噸線上試驗成功、下一步也要實現千噸級量產。另外一件事是中國第一塊、世界單體面積最大的碲化鎘“發電玻璃”成功下線,被譽為“掛在墻上的油田”。是繼世界最薄0.15毫米超薄觸控玻璃、世界最高光電轉化率達17.9%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模組之后,又一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的重大創新成果。
關于智能化,現在我們的水泥廠采用智能化生產,過去一條日產5000噸的水泥生產線需要上千名工人,隨著生產技術和裝備水平的提升,逐漸減為500人、100人,到現在只需50人。關于綠色化,我們的工廠堪稱是“花園中的工廠”、“草原上的工廠”、“森林中的工廠”,徹底改變了大家過去對水泥廠的印象。以前我給大家介紹過加能源5.0房屋,現在我向大家介紹現代農業智慧溫室,種植采用的是荷蘭技術,建造材料采用的是我們生產的新型白玻璃,透光率達90%以上,目前西紅柿等綠色食品已進入北京市場。關于國際化,我們制定了“六個一”的綜合發展戰略,而不是一味地只是投資。
五是加大改革力度,進行機制革命,使企業煥發活力。制約國企發展的大問題就是機制不活。下一步我們要加大改革力度,從機制入手,進行機制革命。去年華為收入突破6000億元,華為的成功就是機制的成功,任正非“財散人聚”的機制,就是把財富更多的分給干部和員工,增加企業的凝聚力,這樣才可能做到世界一流。
世界一流的標準至少要具備四點:一是技術水平一流。企業最核心的是技術,要有“金剛鉆”,要有創新能力;二是盈利水平一流。創造良好利潤是企業的出發點,也是重要目標;三是管理水平一流。企業要提升管理水平,防范各類風險,不能“按下葫蘆浮起瓢”,要確保企業健康持續經營;四是市場競爭力一流。企業在全球市場中要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良好的美譽度,增強核心競爭力,進而實現高質量的發展。